
湿法脱硫(脱硝)后的净烟气温度通常在50 ℃左右,处于饱和状态,饱和湿烟气在烟囱上升过程中,烟气自身的压力降低,绝热膨胀后促使烟气降温,形成非常细小的液滴(直径<1 μm),绝热膨胀在烟囱中产生最大数量的雾滴。在烟囱内部,由于受惯性力的作用,烟气夹带的较大水滴撞到烟囱壁上,与烟囱壁上因外部环境温差而形成的冷却冷凝液结合,当烟壁疏水不畅、并受烟囱内气流影响被裹携卷吸回流带入烟气中,这些被裹携带出的液滴直径通常在100~500 μm。从而构成"烟囱雨"中雨的主要来源。在烟囱出口形成“白色烟羽” (烟气拖尾)和“烟囱雨”现象。
目前在湿式石灰石-石膏法脱硫工程中普遍应用的是回转式GGH。但这类再热器普遍具有造价昂贵,能耗大,特别是漏风率较高的缺点。相比之下,热管式GGH具有传热效率高、无须外部能源、无泄露的特点,能够很好地克服回转式GGH的缺点。
1. 回转式烟气-烟气换热器工作原理
回转式GGH利用装在转动转子中的数十万平方的换热元件的蓄热和放热(如图1所示),吸收锅炉排出的烟气(120~160℃)热能加热脱硫塔排出的烟气(45~55℃),达到热量交换的目的,最终将脱硫后烟气加热到70~80℃以上。湿法脱硫系统在吸收塔脱硫反应完成后,烟温降至45~55℃。该温度范围内含饱和水蒸气的净烟气很容易产生冷凝酸,直接排放不但带来严重的烟囱烟道腐蚀,而且冷烟雾下沉还会严重污染电厂周边环境。所以吸收塔排口的净烟气经过烟气加热器(GGH)加热,烟气温度从50℃左右升至70℃以上,然后排入烟囱。由于排烟温度的提高,对脱硫装置后设备的腐蚀将会减轻,同时经烟囱排放烟气的提升高度会增加50m[1]左右,改善了电厂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。布置图如图2所示

图1 回转式GGH结构示意图


图2 回转式GGH布置图